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潍坊KTV招聘网 > 潍坊热点资讯 > 潍坊励志/美文 >  自古功名振世①之人大都早年备尝辛苦至晚岁事权到手乃有建树未闻

自古功名振世①之人大都早年备尝辛苦至晚岁事权到手乃有建树未闻

2022-06-15 20:59:27 发布 浏览 585 次

自古功名振世①之人,大都早年备尝辛苦,至晚岁事权到手乃有建树,未闻早达而能大有所成者。天道非翕聚②不能发舒,人事非历练不能通晓。《孟子》“孤臣孽子③”一章,原其所以达之故在于操心危、虑患深,正谓此也。儿但知吾频年事功之易,不知吾频年涉历之难;但知此日肃清④之易,不知吾后此负荷⑤之难。观儿上尔母书谓“闽事当易了办”一语,可见儿之易视天下事也。《书》曰:“思其艰以图其易。”又曰:“臣克艰厥臣。”古人建立丰功伟绩无不本其难其慎之心出之,事后尚不敢稍自放恣,则事前更可知矣。少年意气正盛,视天下无难事。及至事务盘错⑥,一再无成,而后爽然自失⑦,岂不可惜?

你到达杭州后,每天闲谈的时间多,用来读书的时间少。言行举止之间,还有童心未泯的稚气模样,虽无大的过错,但也没有特别值得夸奖的地方。仔细琢磨你的心思,觉得你仍存有通过科举及第博得功名的想法。这对一般读书子弟来说,原本没有什么不妥当的,但我并不希望我的子女将主要心思放在功名上。

自古能建立赫赫功勋的人,早年大多历经坎坷磨难,到晚年才有所建树,很少听说年少时期天资聪颖,长大后能成就一番大业的。世间万物成长的规律在于没有经过深厚的积淀不能展露发舒,没有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历练是不能通晓世事的。《孟子》的“孤臣孽子”一章指出,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于,处境不好的时候能够怀抱深重的忧患意识,考虑问题比较深远,正是这个道理。你只知道父亲这几年建立功勋的容易,但并不知道我这些年所经历的曲折艰辛;你只看到今日我平定战乱的容易,却想不到来日责任在肩的困难。看到你给你母亲的书信中,有“闽事当易了办”(福建的战事应当容易解决)的字句,可见你把天下的事情想得太容易了。

《尚书》里说:“思其艰以图其易。”(做事情,要先想到过程的艰辛,结果才能简易有成效。)又说:“臣克艰厥臣。”(做臣子的想到做臣子的不容易,才能将事情做好。)古时候成就一番功业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时刻想到所做之事的困难、时时考虑谨慎行事才成功的,成功之后仍不稍微放纵自己,则任事前的谨慎和忧患就更加可想而知了。少年热血方刚,意气行事,总是把天下的事情想得过于容易,这也是常理。不过,等到后来跨入社会以身任事时,发现世事盘根错节,处理起来力不从心,以至一事无成,到时候后悔又有什么用呢?振世:振动社会,指功劳卓著、名声显赫的人。翕聚:聚合在一起。翕,合。孤臣孽子: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。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人之有德慧术知者,恒存乎疢(chèn,热病)疾。独孤臣孽子,其操心也危,其虑患也深,故达。”孤臣,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。孽子,妾所生的庶子。肃清:削平乱事,整饬纲纪。负荷:重担与责任。盘错:盘旋交错,比喻事情错综复杂。爽然自失:失意茫然,不知所措。

左宗棠认为但凡事业有成者早年必须经历艰辛磨砺后才有所成,这是《孟子》“孤臣孽子”一章所讲的道理。他坚持“做官要认真,遇事要耐烦”,紧守一个“慎”字,所以在出山后方能处理各种复杂的局面,应对各种难题,逐步取得成功。他发现孝威没有认识到父亲在福建征战的艰辛,儿子阅历不深且认为世上的事情容易解决,所以语重心长地要儿子怀抱谨慎之心,希望他明白“思其艰以图其易”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的道理,不能年轻气盛而把人间事看得太容易。

“少年心事当拿云”,年轻人充满自信可以理解,但是在自信的同时,更要明白“看事容易做事难”,临阵磨枪、准备仓促和志大才疏而最终一事无成的例子数不胜数。所以,一个人在着手处理事情时,要经常保持谦卑、低调、谨慎的态度,切勿认为这是小事、简单的事和容易的事,应该在做事之前先充分想到种种困难和挑战,不断磨砺自己的韧性。只有将简单的小事做好,循序渐进,积累经验和实力,才能在重任在肩和经受挫折之时,从容应对各种事务乃至建功立业。

至科第一事无足重轻,名之立与不立,人之传与不传,并不在此。儿言欲早得科第,免留心帖括,得及早为有用之学。如其诚然,亦见志趣之不苟,然吾不能无疑。科第之学本无与于事业,然欲求有以取科第之具,则正自不易,非熟读经史必不能通达事理,非潜心玩索必不能体认入微。世人说八股人才毫无用处,实则真八股人才亦极不易得。明代及国朝乾隆二三十年以前名儒名臣有不从八股出者乎?罗慎斋①先生以八股教人,其八股亦多不可训,然严乐园②先生从之游,卒为名臣。尝言,得力于先生,在一“思”字。盖以慎斋教人作八股必沉思半日然后下笔,其识解必求出寻常意见之外乃首肯也。今之作者,但知涂泽③敷衍,揣摩腔调,并不讲题中实、理、虚、神、题解、题分、章法、股法,与僧众诵经念佛何异?如是而求人才出其中,其可得哉?儿从师学时俗八股尚未有成,遽④望以此弋取⑤科第,所见差矣。至谓“俟得科第后再读有用之书”,然则从前所读何书?将来更读何书耶?如果能熟精传注,则由此以窥圣贤蕴奥⑥亦复非难。不然,则书自书,人自人,八股自八股,学问自学问,科第不可必得,而学业迄无所成,岂不可惜?试细思之。

至于科举功名,我认为无关紧要。能否成就功名,能否流芳后世,并不全在于科考。你的意思是及早考取功名,那么就不用一直留心学习八股科举文章,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也可说明你的志趣不同流俗,但是,我对你的这个想法不能没有疑惑。科举考试和成就人生功业之间本来没有必然联系,但是一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,如果计划先通过科举博取功名,也是很不容易的,没有熟读经史则必然不能通达事理,没有潜心钻研帖括之学则必然不能对其中的精义体认入微。

世人都说会写八股文的人才没有什么可取之处,但我认为真正会写八股文的人才极为难得。从明代算起,直到本朝乾隆二三十年以前那些有名望的儒家学者、有名的大臣,哪一位不是从八股取士这条道路上脱颖而出的呢?罗慎斋先生教学生八股文,却不把学生束缚在科举功业上。但严乐园师从他学习,却成为一代名臣。他曾经说,自己得益于先生的在一个“思”字。慎斋先生教人作八股文,要求必须思考半天后才能下笔,且立意角度必须突破寻常人的想法,才能得到他的肯定。而如今的八股文作者,只知道敷衍了事,揣摩一些时下流行的腔调而已,却不把深入研究题目中所包含的义理、虚实、主旨、神韵、题解、章法、布局等等放在首要位置,这与庙中和尚有口无心地念经又有什么差别呢?想要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人才,怎么可能呢?你跟着老师学习时下流行的八股文写作,尚且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,却想拿八股文写作来博取功名,这种想法很不应该呀。

至于你所说“等到获取功名后再读有用的书”,那你从前读的都是什么书呢?将来又准备打算读什么书呢?如果你能熟读经史以及后人为它们所做的注疏,由此体会圣贤思想的精义奥妙,也不是难事。不然的话,书还是书,你还是你,八股文还是八股文,学问还只是书本上的学问,功名也不一定能考取,而自己的知识和学问并没有增进,难道不可惜吗?你应当认真思考思考。 罗慎斋:罗典,字徽五,号慎斋,湖南湘潭人。乾隆丁卯(1747)举乡试第一,辛未(1751)进士,授编修擢御史,历官鸿胪寺少卿。归主岳麓书院讲席二十七年,卒祀乡贤祠。著有《凝园五经说》及诗文集。严乐园:严如熤,字炳文,一字苏亭,号乐园,湖南溆浦人。曾就读岳麓书院,清地理学家。湘黔边苗民大起义时,撰《苗防备览》,说明苗疆地理形势,苗俗风习,提出对策。嘉庆五年应试孝廉方正科,上《平定川楚陕三省方略策》,得仁宗赞赏,拔为第一,授陕西洵阳知县,参与镇压白莲教,因军功迁定远厅、潼关厅同知。嘉庆十四年升汉中知府。他兴劝农事,推行区田法,教民纺织,创办社仓、义学。又筹划水利,修复山河、五门、杨坝诸堰,灌田数万顷。道光五年升贵州按察使,明年复调陕西,因患病,归卒于家,赠布政使。纂《洋务辑要》《苗防备览》《三省边防备览》,指陈形势,规划兵旅,了如指掌。有《汉中府志》《乐园文钞诗钞》等著述传世。涂泽:原指化妆,修饰容貌。这里指修饰文章。遽(jù):遂,就。弋(yì)取:原意指用带绳子的箭射鸟,这里指获得、获取的意思。蕴奥:精深的涵义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